檳榔專法爭議延燒 衛福部遭轟「揮著健康大旗 實為政治遮羞布」 王郁揚怒批:民進黨正摧毀基層經濟與文化

2025年4月23日,消基會舉辦之《2025檳榔防制法推動論壇》,再次揭露民進黨政府推動專法過程中的諸多黑箱與偏頗,引發農民、檳榔業者及專家的高度質疑,尤其世界衛生組織菸草減害專家王郁揚更以「死路一條」、「檳榔捐變成衛福部小金庫」、「搞垮農民的文化與經濟」等詞句直批政府施政失當,指名道姓質疑衛福部根本不配當主管機關。
衛福部「健康化妝師」?政策背後藏財政目的
論壇中各界發言內容揭露,所謂「健康導向」的專法,實則掩蓋衛福部推動「檳榔捐」制度以規避立法院監督,「不是不敢加檳榔稅,而是想課徵檳榔捐,因為檳榔捐就像菸捐、碳費一樣,是行政單位的小金庫」,王郁揚在直播留言中直言不諱,他指出衛福部已非第一次假健康之名進行財政掠奪,過去菸稅、菸捐剝了菸民兩層皮,現在又以相同邏輯對準檳榔,根本無視基層生計。
與會代表痛陳轉作現實困境 農民批:「叫我們種可可是要被猴子吃死嗎?」
論壇上南投農民代表趙先生無奈表示,檳榔雖有爭議,但在山坡地區仍是最具抗性、最穩定的收入來源。「你叫我種油茶、種咖啡,猴子會讓我收成嗎?」更指出轉作成功率低、技術門檻高、補助金額無法負擔開園成本,「這根本就是要我們農民先倒閉,再談轉型」。
農民並指出,自申請政府轉作補助以來,成功率極低,且轉作後收入遠不及原有檳榔收入,農民多次表示:「經濟斷層」、「沒有收成空窗期補貼」、「技術沒有普及」,說明政府所謂「配套」只是紙上談兵。王郁揚更直言:「搞政策的不是不懂,是不在乎農民活不活得下去。」
原民文化遭到漠視 「連祖靈也不給供奉」
檳榔在多數原住民族群中具有文化、宗教與儀式功能,彰化師大副教授怡.蘇米指出,檳榔是「人與靈之間的媒介」,禁種禁用恐導致文化斷根。「不只是在打農業,更是在打文化」,王郁揚補充道,這種一刀切式的管制,根本不具備文化敏感度,也完全忽視原民自治原則。
衛福部成專法主管機關遭強烈反對 「公衛部門不能當全能部」
王郁揚留言多次提及「衛福部無法勝任檳榔專法主管機關」,理由包括政策偏重健康無視經濟、缺乏產業協調能力、決策黑箱及過去在電子菸與加熱菸議題上的失敗,王郁揚強調:「公衛部門應該是健康顧問,不是農民的生計指導員,更不是文化政策的主事者。」建議改由農業部或經濟部主管,才能兼顧健康防治與產業轉型。
王郁揚預警:將重蹈電子菸禁令覆轍 黑市成長、行政失靈、稅收減少
王郁揚指出,電子菸與加熱菸的強硬禁令已導致非法黑市激增,檳榔若採同樣模式,將再次創造黑市榮景、合法市場崩盤、消費者與政府皆輸的「多輸局面」。他警告:「民進黨這樣搞下去,會搞出跟電子菸一樣的爛攤子。」
政府失去溝通能力 論壇未讓業者代表上台
王郁揚也批評未讓第一線檳榔業者代表上台發聲,王郁揚痛斥這是「制度性歧視」,批政府只聽想聽的話,好像大家都有共識,實際上是不敢面對真正的反對聲音,「農業部只有講轉作、沒有現有檳榔農的立場,這種政策注定要失敗。」
不要再用口號治國,請用腦思考
檳榔防治不只是健康議題,更是農業、經濟、文化、族群的交織。當前政策若缺乏整合力與溝通力,勢必激化基層反彈,導致公共信任崩潰。王郁揚最後所言:「問題從來不是健康,是經濟,是生活,是文化,是台灣基層人民活不活得下去。」
在美國總統川普準備用對等關稅對台灣農民開刀的這時候,民進黨政府若真想處理檳榔問題,請先回答:你們準備好傾聽、轉型與負責了嗎?
【消基會│論壇直播現場】2025/04/23『2025檳榔防制法推動論壇』。影:消基會官方頻道。